| 10月17日至19日,省住建廳組織專家對我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情況進行考核。專家們認為:“太原城市園林綠化變化大、水平高、精品多,不愧是全省的排頭兵。”這是從昨日的專家組反饋會上獲悉的。 “太原園林綠化,對全省有示范意義” “太原公園、綠地、街道的綠化非常大氣、美觀,新建工程的建設質量也很高。”專家組成員、晉城市園林局局長王曉寬表示,前幾年,晉城的園林綠化走在全省前列,但是近兩年,太原通過大手筆“潑綠”,城市景觀有了很大改善,已成為全省的排頭兵,值得學習。 專家組組長、省住建廳城建處處長楊晉梁認為,近兩年,太原的園林綠化搞得非常好。“太原的綠化覆蓋率每年提升1.3%至1.4%,相當于每年增加綠量300萬平方米(約等于7.5個龍潭公園),綠量增長非常快。”楊處長說:“特別是新建的南寨公園、長風商務區、濱河西路南延、迎澤西大街等一批精品工程,綠化規劃設計起點、建設管護質量和標準都很高。” “太原選煤廠、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、勁松公寓等單位和小區的綠化各有特色,非常棒。”專家組成員李國偉表示:“作為省會城市,太原的園林綠化走在全省前列,一些好做法、好經驗具有示范意義,值得在全省推廣。” “種樹和養孩子一樣,要從小養起” 專家組認為太原園林綠化成效很大,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,比如綠化過程中移植栽種大樹、一些道路苗木種植過密等。 “目前全省都存在移植栽種大樹的問題,太原也不例外。”王曉寬表示,大樹再生能力差,移植栽種費用高,且成活率低,效果不明顯,不宜過度栽種,“就像養孩子一樣,從小養好養,等長到四五十歲再領回家養,就很難了。”他建議太原城市道路要多種植大苗(直徑8厘米至12厘米的樹苗)而非大樹。 還有專家認為,太原一些街道、公園存在苗木密植的問題,大樹下面種小樹,且距離過近,不利于樹木生長,建議低密度種植苗木,以降低綠化成本,提高苗木成活率。 同時,楊晉梁表示,太原的城市園林綠化不平衡,特別是老城區綠化薄弱,500米的公園服務半徑標準尚未達標,在這方面仍需改善和提高。 市園林局領導表示,專家們的評價和建議都很中肯,今后,我市園林綠化規劃、設計、建設、管理等方面,將高標準設計、高質量建設、精細化管理,用三年至五年時間,使我市的園林綠化工作跨入全國一流行列。 |